图片
最近和几个外卖小哥聊天,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焦虑——每天跑12个小时,月入勉强过万,但扣掉电动车维修、保险、超时罚款,到手也就七八千。
更让人心慌的是,平台算法越来越严,单子越来越少,35岁以后还能跑得动吗?
其实不止外卖员,现在很多普通人都陷入“低门槛工作陷阱”:送快递、跑滴滴、进工厂打螺丝,这些活儿看似“有手就能干”,但本质是用时间换钱,没有技术壁垒,随时可能被更年轻的人取代。
更扎心的是,这些工作几乎看不到成长空间——干了5年外卖,除了更熟悉小区路线,你还能积累什么?
但换个角度想,低学历从来不是限制赚钱的枷锁,缺的是“可复制的技术”。
今天分享的三个方向,不需要高学历,不用拼关系,只要肯学肯干,一年挣18万完全没问题。
一、小吃类:从“路边摊”到“小老板”
1、项目介绍:
小吃是刚需中的刚需,尤其是早餐、夜市、学校周边的小吃摊,成本低、回本快、现金流好。
我认识的95后小王,初中毕业,现在在苏州工业园区卖煎饼果子,每天早上5点出摊,上午10点收摊,下午4点再摆到晚上9点,日均营业额1500+,净利润能到50%。
2、怎么操作:
选品:别跟风做网红小吃(比如前两年的“脏脏包”),要选“高频+复购”的品类。
早餐选煎饼、手抓饼、豆浆油条;夜市选烤冷面、铁板鱿鱼、臭豆腐;学校周边选淀粉肠、炸鸡排、烤肠。
这些品类成本可控,味道稳定,顾客不用纠结“好不好吃”,只会问“多少钱”。
设备:初期别买太贵的设备。煎饼摊一套炉子+面桶+工具,1000块以内搞定;烤冷面车300块就能买二手;铁板鱿鱼需要个铁板炉,500块左右。
关键是要“显专业”——比如定制个带logo的推车,贴上“老北京煎饼”“二十年老手艺”的标签,顾客看了更放心。
选址:早餐摊优先小区门口、地铁口、写字楼附近;夜市摊选人流量大的步行街、大学城后街;学校摊直接蹲校门口,放学前半小时到位。注意避开同类摊位扎堆的地方(比如已经有3家煎饼摊了,别再去凑热闹),但也别太偏,至少让顾客5秒内能看到你。
3、销售话术:
“阿姨,今天加鸡蛋免费!”(成本0.5元,但能吸引顾客多停留)
“帅哥,煎饼里加根烤肠,多1块钱,吃着更香!”(引导升级消费)
“小姐姐,扫码加好友,下次来送杯豆浆!”(积累私域流量,复购率能提升30%)
4、关键细节:
味道是核心,但不用追求“多好吃”,而是“稳定”。比如煎饼的面糊比例(面粉:水=2:1)、酱料配方(甜面酱+豆瓣酱+蚝油+糖),固定下来别变,顾客吃惯了就会认你。
卫生很重要,戴手套、口罩,推车每天擦干净,别让顾客觉得“脏兮兮的”。
灵活调整出摊时间,比如下雨天可以少出摊,周末多摆2小时,节假日提前2小时到。
二、装修水电工:从“打杂”到“包工头”
1、项目介绍:
现在新房装修、老房改造、商铺装修需求旺盛,水电工是刚需中的刚需。我表弟初中没读完,跟师傅学了8个月水电,现在自己接单,带两个小工,月均收入2万+,旺季(9-12月)能到3万。
2、怎么操作:
学技术:别去培训机构交智商税,直接找当地装修队或师傅带。前3个月当学徒,工资3000-4000,主要学开槽、布线、接水管、装开关插座;后3个月跟师傅跑现场,学看图纸、算材料、报价;第7个月开始独立接小活(比如改个卫生间电路、装个净水器)。
接单渠道:
装修公司合作:去本地建材市场找中小型装修公司,说“我有3年经验,能带小工,工费比市场价低10%”。装修公司喜欢用散工,因为成本灵活,你只要活干得利索,他们就会长期合作。
物业推荐:和小区物业搞好关系,业主需要改水电时,物业会推荐你。
朋友圈营销:每天发1-2条工地现场视频(比如“今天给王姐家改电路,用的是日丰管,质保50年”),配文“XX小区水电改造,需要的私信”。
报价技巧:
小活(比如装5个插座)按“个”报价,每个50-80元;
大活(比如整屋水电)按“平方”报价,80-120元/㎡(根据当地行情调整);
材料费单独算,比如水管、电线可以加5%-10%的利润(别太黑,业主会查市场价)。
3、销售话术:
“张哥,我是给楼上李姐家做水电的,她家做完验收0问题,您要是不放心可以上去看看。”(用客户案例背书)
“王姐,您这房子是自住还是出租?自住的话建议用更好的线,安全第一,我给您算个实惠价。”(根据需求推荐)
“刘总,您这活儿要是现在定,我今晚就能排期,明天带人过来,保证不耽误您后续装修。”(制造紧迫感)
4、关键细节:
考个“特种作业操作证”(应急管理局发),成本500块左右,但能提升信任感,很多装修公司要求持证上岗。
学会用“水电定位图”,画图时多留几个插座(比如沙发旁、床尾),业主会觉得你“考虑周到”,后期加钱也痛快。
积累老客户,比如装修完3个月后回访:“王姐,水电用着没问题吧?有问题随时找我,免费维修。” 回头客能带来30%以上的单子。
三、数控机床操作。
1、项目介绍:
制造业永远需要“能操作机器的人”,尤其是长三角、珠三角的工厂,数控机床(CNC)操作工缺口很大。
我邻居家孩子21岁,初中毕业,在东莞学了1年数控,现在月入9000+,五险一金,周末单休,比送外卖稳定多了。
2、怎么操作:
学技术:别去职校交学费,直接找工厂当学徒。小工厂(50人以下)更愿意带新人,因为工资低(前3个月3000-4000),但能学真本事。
重点学:
看图纸(三视图、尺寸标注);
操作机床(对刀、调参数、装夹工件);
简单编程(用G代码写基础程序,比如铣平面、钻孔);
检测工件(用卡尺、千分尺量尺寸)。
找工作:
优先选“加工店”(接散单的工厂),这类厂单子杂,能接触各种零件,技术提升快;
避开“大厂流水线”(比如富士康),那里分工细,你可能只负责装夹,学不到编程;
面试时带作品:比如用废料铣个小零件(钥匙扣、手机支架),证明你会操作。
晋升路径:
操作工→调机员(能根据零件调参数)→编程员(会用Mastercam、UG软件写程序)→师傅(带学徒)。每跳一级,工资涨2000-3000。
3、话术(找工作时用):
“李师傅,我跟着您学了3个月,能独立操作三菱系统的机床,铣铝件没问题,您看能不能给我个机会?”(突出实操能力)
“王总,我之前在XX厂做过手机中框加工,精度能控制在±0.02mm,您这单要是急,我可以加班赶。”(用数据证明能力)
“陈工,我虽然刚学,但每天下班都看编程视频,您要是不嫌弃,我可以帮您打打下手,学点编程。”(主动表态学习意愿)
4、关键细节:
工厂最看重“稳定性”,别频繁跳槽,干满1年再考虑涨薪;
学会“攒人脉”,比如和编程员搞好关系,他教你看图纸,你帮他装夹工件,互惠互利;
考个“数控车床操作证”(人社局发),成本800块左右,很多工厂要求持证上岗,还能抵扣个税。
这三个技术,没有一个是“轻松钱”,都需要你弯下腰、动起手、吃点苦。
但比起送外卖,它们有明确的成长路径——小吃摊能开成店,水电工能当包工头,数控工能升编程员。
23岁,正是学本事的黄金年龄。别被“低学历”困住,这个世界从来不是看“你有什么”,而是看“你能做什么”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